要如何才能超脫此業力,不受業力的束縛?要如何才能超脫此業力,不受業力的束縛? 超脫業力,不受業力的束縛這個問題,它的困難度,這就好像百年前的人類,想要擺脫地球的「地心引力」遨翔天空,不可得般。 然而,現代的人類卻能輕而易舉的,在天空中來去自如。這是如何得到的呢?「在天空遨翔」是全人類的夢想,全人類以此「念」而積數百年之「力」終於一舉突破物理上的不可能,而能一享遨翔天空的美夢,甚至漫遊於宇宙之中。也因此一突破,在周邊上帶來了,現在電腦化的便捷生活,一切變的不可思議(以過去100年前的人類來看的話)。 舉這個例子,即是說人類業力的超脫,也是寄望於全人類正確的「念」匯集,而形成一股相互改革的「力」,如此「超脫業力,不受業力的束縛」這樣的人生即會展現在我們生存的世界中。 如人間革命中所說:「一個偉大的人間革命,不久便能達成轉換一國的宿命,更可能將全人類的宿命轉換。」 我們的學會員正是如此,在為人類共同的幸福奮鬥。如 池田 先生所說:知難不難迎難上……同一世界同一夢…。以上談的是大的方向。 我們現在來談談「業」的本質,及它所形成的生活現象。 「宿業」具體的來說,就是一個人的習性、個性。人們是依其所具有的習性,漸漸積累而形成現在的人生景況。而「業」以中文來說即是「行為」,一個人的所作所為。 佛法的生命法則流程即是,個人的行為 ——(刻化為)—→生命的因,生命的因——(因其外緣)—→而成為果報,此果報即為此刻人當下的行為(業)。如此輪迴累積,最好的描述即是佛法中的「三世十二因緣」這項法門。(起惑→造業→感果的輪迴) 我們現在以現實面,來譬喻法的因、緣、果、報的說法。什麼樣因緣的人,就會吸引什麼樣因緣的人。所以說,皇宮裡面絕對不會有垃圾場,同樣的垃圾場中也不會有精美的宮殿。 所以,當我們自覺人生陷於如「垃圾場」時,我們絕對不要再去結「垃圾場」的緣,以免垃圾場的緣不斷的被引進我們的生命而成為因,再形成不斷吸引垃圾惡緣的生命傾向。 具體的說,就是要立即淨化自己的生命,當我們的生命被淨化時,之前展現在我們周圍「垃圾場」般的惡緣,會有兩種現象,一是和我們一起淨化;一是會遠離我們,接著此人再去完成他尚未消除惡業的另一段因緣。 然而要如此根本性的完全淨化自己的生命,非要以「妙法」的信仰為根本去修行實踐不可。因為「法華經」之法,可以根本性的打開眾生生命中的佛界,佛所處的國土即是寂光淨土。 其以法華經為根本生命淨化的流程: 第一、首先確認生命周遭的環境,是和自己生命是一致的,須真誠的接受及面對自己的宿命。如佛法所說的:「正報如體、依報為影」,自己生存的環境,即是自己生命中「宿命」的投影。須如此的以環境為自己生命的明鏡,做為生命反省、改革的參考。 第二、改革淨化的動力須從觀念著手 方便品:「欲令一切眾生、如我(諸佛)等無異………化一切眾生、皆令入佛道」眾生其實皆是佛,如此的平等互具的觀念,須於每日唱題、實踐中深植於生命中。 〝別人的成佛,就是自己的成佛〞( 池田 先生)。從他人身上看清自己,從自己的心中去感受與他人的一體性。 歧視別人等於歧視自己,傷害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,尊敬他人等於是提昇了自己的生命境界。( 池田 先生) 不輕菩薩,是以德行來明示出十界互具的生命觀。自他不二的禮拜。 御書:「只一心(互具之心)唱南無妙法蓮華經,自然具備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說「如我等無異」,順易得成與釋尊同等之佛也。」﹝新池御書P1519﹞ 每日以如此的觀念唱題祈願、挑戰迎面而來的惡緣。 第三、建立清淨生命的實踐 《御義口傳》:「此品(第二十八品)時,有最上第一之相傳。釋尊八年間之法華經,留有八字授予末代眾生,此八字是『當起遠迎。當敬如佛』之文,至此文而說一經終。「當」字是未來,當起遠迎者,是教示必須對法華經行者敬之如佛之經文也。」 這一點才是整部法華經的靈魂,所以是「最上第一之相傳」。 基於前二點擴大的來說,因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實踐法華經的人(可以淨化不受業力束縛的人),因此須以如此真誠之心,去面對周遭看起來仍是如垃圾場般糟糕的人、事、物。寫於2009/5/10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g21282 的頭像
    gg21282

    輕隔間

    gg212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