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難與業談難與業 地球自轉一圈為一日,月亮繞日轉一圈為一個月,地球以太陽為中心經過春夏秋冬一個輪迴為一年。跟我們年歲有關係的大自然,都是以圓在運動。然而它們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的重複運動,所成就我們的年齡卻無法倒退。 得一啟示,〝一個圓滿的生命,成就一個前進的人生。〞大自然圓滿的運作,正是契合了妙法不可思議、圓滿具足的真理。 在前進的人生裡,會有兩個方向。一個是奮勇向上,一個是墮落消極。在現象面來看,這兩種人生都是多苦。然而,奮勇向上的人生是,在苦中掌握了對自己的期待及未來希望,它是迎向光明、幸福的。而墮落消極的人生則是,沉淪在無盡黑暗、失望、逃避、軟弱的苦中。 前者契合了妙法真理,打破了自身生命與大宇宙生命的隔閡﹝業﹞,而融入了宇宙自然。後者則是將此一隔閡﹝業﹞越加曾厚。 佛將此世界定義為〝娑婆世界〞,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〝業〞集合的世界,其人生為「業報」所覆蓋,是一個受苦的世界。所以,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,坎坷、受苦、挫折、失敗……等,這是一定的。 然而面對苦的心志不同,他的人生境況就會不一樣。能以奮勇向上的姿態來面對業報所形成的「苦的人生」,這種苦在佛法中就叫做〝難〞。「難」是一種磨練,被佛化導後願意去挑戰、超越、克服不幸的人生,此人必成為一光明幸福之人。因為透過難的琢磨,此一「力用」將覆蓋在我們生命的業消除,令我們能盡情的無隔閡的融入宇宙自然妙法的大生命中。 墮落消極的人生姿態,則徹底的是「業報」的折磨,越是軟弱、逃避,業力的糾纏越是加大。此人的人生則會苦上加苦,無盡的苦覆蓋其生命,令其沉淪於綿延不斷的無明不幸中。 「墮落消極」就是生命的囚籠,外覆無明業報,將生命永遠區隔於宇宙自然妙法的生命之外。 故大聖人將「成佛」的「成」,解釋為「開」。直接的肯定人的生命是像大自然的運轉一樣,圓滿具足不可思議的。那要打開什麼?打開覆蓋在本有佛界生命上的「業」。所以,御書云:「持此經之人,須知必將遇難而持之。『則為疾得,無上佛道。』之事不可致疑也。 「受易持難」,「受易」是接受照顧、依賴的信心姿態。如果人生只是停留在依賴、被照顧的階段,其實是不幸的,這樣的人生是不屬於自己的。 「持難」是自立、向上的信心姿態。像這樣的人生姿態,他將會擁有一切,成就一個豐富、燦爛的一生。故大聖人教示成佛在「持」。 寫於2002/1/17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Jun 23 Sat 2012 19:04
談難與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